一起看看 > 网游动漫 > 禁区之狐(下) > 章节目录 第43章
    内尔森抚掌笑道:“而托里奥正好给利兹城这么一个蜕变的机会。他的做法在激怒利兹城的同时,也让利兹城球员们重新找到了当初在英超争夺冠军,赢得欧联杯冠军的那种心态和气势……”

    克莱因大笑: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比赛中结束之后,不少利兹城球迷跑到托里奥的账号下面去感谢他,哈哈哈!”

    “他们确实应该感谢托里奥。如果利兹城能够延续他们在这场比赛中的表现和感觉,那么他们是有可能争夺欧战资格的。”内尔森笑道,“可以说是托里奥一巴掌打醒了利兹城。当然托里奥自己付出的代价有些大就是了——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用自己的生命去唤醒一头冬眠中的巨熊……哈!”

    英格拉姆同样在笑:“我听说有媒体在做什么‘球场上的十大愚蠢行为’,本杰明·托里奥进球后挑衅利兹城这事儿被选入其中……”

    “确实挺愚蠢的。”克莱因笑着摇头,“不过这事儿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胡在利兹城的人气……按理说,胡在利兹城效力的时间并不长,仅仅两个半赛季。但他却已经把自己的名字永远地写在了利兹城俱乐部的历史上。我想,就算明天利兹城俱乐部宣布为胡在佛兰德球场外塑像,我都一点不会觉得惊讶。”

    “胡已经离开了英超,可在英超却依然有如此影响力……我觉得昨天的这场比赛,应该让其他英超球队感到庆幸——幸好胡已经离开了英超,如果他继续留在英超,绝对没他们好日子过!”

    听见克莱因这么说,英格拉姆和内尔森两人彼此对视一眼,都苦笑起来。

    作为曾经胡莱的受害者,他们对克莱因这番话的感触最深不过。

    只能说,谢谢马德里海盗,把胡莱给收了去。

    否则再让胡莱留在利兹城,这个赛季的英超冠军争夺,只怕会比以往更加激烈……

    看看胡莱在转会马德里海盗之后的表现吧,感觉像是升了一级,这样的胡莱配上利兹城疯狂的攻势足球,那真是如虎添翼,根本拦不住!

    “不知道如此稀奇的一件事情让胡知道了后,他会是什么反应呢?要不了的多久,他可就要跟着马德里海盗回利兹了。现在利兹城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了他们对胡的喜爱,那么不知道胡到时候再遇旧主,又会有什么表现呢?”

    克莱因摸着下巴,嘴角挂着看热闹不嫌事儿的笑容。

    ※※※

    “……我没有看那场比赛,但我看了新闻。老实说,这真的让我很感动……我没想到,在我离开利兹城之后,还能受到那里的球迷的喜爱。我要说,在我心中,永远都有利兹城的位置……”

    在马德里海盗对阵皇家斯蒂尔的比赛之前,胡莱接受了记者的采访。

    被问到的问题自然是和利兹城与伦敦火星的那场比赛有关。

    比赛中发生的事情确实太离奇了,所以不仅仅是英格兰在讨论,整个欧洲也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这件事情对所有人的冲击都很大。

    毕竟此前也没有人想到仅在利兹城效力两个半赛季的胡莱,能够拥有如此高的地位。

    托里奥只是在利兹城球迷和球员们面前做了胡莱的庆祝动作,就被利兹城全队摁在地上暴揍,还把伦敦火星整支球队拖着为他陪葬了……

    一个为老东家带来了荣誉的球员离开了老东家之后,往往会得到老东家球迷们的怀念和热爱,这不稀奇。

    可还能得到老东家球员们的支持和爱,可就很不容易了。

    大家都是职业足球圈子里混的人,知道这有多难。

    但胡莱却做到了。

    这件事情对胡莱的影响力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正面作用。

    之前的天价转会费让胡莱一跃成为了欧洲足坛的服力。

    但这还不够,要想成为巨星,仅仅是这样还不够。

    即为传奇,总得有些传奇故事。

    而如今在佛兰德球场发生的事情,就是最好的传奇注脚。

    全世界都知道,利兹城无论球迷和球员都会愿意为了一个已经离队的球员,倾尽全力……

    这样的影响力,别说什么梅利了,只怕是“四大天王”中也无人能比。

    因为“四大天王”里谁也未曾做到这样的事情。

    可以想见,日后只要胡莱的荣誉能够跟得上,他的名声和地位必将犹如坐上火箭一样,极速蹿升。到那时,就凭借他的这个传奇注脚,必然不会有人跳出来说什么“胡莱不配”这种奇谈怪论。

    有记者顺着利兹城的话题往下问:“二十八日,你就要和利兹城在欧冠中相遇了,那么在知道利兹城和伦敦火星的比赛之后,你会以什么样的心情来面对利兹城呢?”

    胡莱摆摆手,脸上带笑:“我们下一场比赛的对手是皇家斯蒂尔,不是利兹城。所以我现在只考虑皇家斯蒂尔。”

    这口吻和回答的内容都让在场的记者们有些耳熟。

    其中有人稍作回忆便想起来了——哦,联赛第三轮,马德里海盗面对塞巴斯蒂亚之前,欧冠小组抽签结果刚刚出来,有记者拿即将和利兹城在欧冠中重逢的问题问胡莱,当时胡莱也是这么回答的……

    那场比赛胡莱梅开二度,帮助马德里海盗2:1击败塞巴斯蒂亚。

    想到这一点时,立刻就有记者意识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