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起看看 > 历史军事 > 长歌谢昭宁(重生) > 章节目录 第7节
    霍长歌面色微微一红,两手食指对着绞了绞,又作一副小儿女的扭捏姿态,飞快瞥了一眼对席,居然笑着答:“杨伯伯说,长歌等及笄了再来,列位哥哥大多就已成年了,若是哥哥们抢先一步皆在长歌到前娶了妻,长歌就没有夫君可嫁了呀。”

    她那一把嗓音脆生生的,又清又亮,倒颇有“大珠小珠落玉盘”的意思。

    只她话音即落,连璋已倏得厌恶拧眉。

    谢昭宁手执玉箸一怔,耳尖莫名便烧红起来。

    连珩正偏头与五皇子连珣凭空碰杯,他适才饮了口茶,闻言便喷了出来。

    一声“噗”,在宁静夜里,听来尤为清晰。

    连珣饮罢了热茶,微微惊诧一瞠目,随即手上转着玉杯玩味一笑。

    只年仅三岁的六皇子仍懵懵懂懂,乖巧坐在席间等宫婢布菜,抬首环顾四周,只觉莫名其妙。

    霍长歌面上虽呈一派坦然神色,内里已尴尬到脚趾忍不住在靴中蜷缩成一副猫爪模样。

    四下里陡然一片沉寂,静得可怕,唯余瑟瑟秋风吹入廊下的轻响。

    一息后,皇后并着一众妃嫔皆弯了眉眼,以袖掩面,轻嗤出声,只四公主连珍神情略有古怪,震惊中又有几分紧张,似是有些惴惴不安得偷觑了对席几眼,手不住在案几下揪着巾帕。

    皇帝爽朗大笑。

    “这丫头,”皇后连笑时的姿态也颇为端庄,抿唇瞧着皇帝罕见的开怀模样,轻笑道,“妾身倒是喜欢这丫头大胆爽利的性子,宫里头少见。”

    “既是皇后也稀罕你。”皇帝接话,朝霍长歌摇头又笑斥一句,“你如今年岁也还小,一人住王府朕也不甚放心,不若便留在皇后宫中住上一段时日吧,也好好学学规矩,莫甚么话都往出说。”

    霍长歌舌尖娇憨一吐,腆着脸笑着起身行礼道了谢,便见皇帝眼神揶揄得又觑她,似笑非笑:“再过几日便是冬至,前一天里白日‘迎冬’、夜间‘送日’,民间自有花灯节,虽不如元宵那日热闹,却也值得一瞧。待午后你几位哥哥得了空,便着他们带你出宫瞧瞧去。”

    这话怎么理解,就看霍长歌脸皮有多厚了,说是让她这个妹妹跟哥哥们出门玩耍也成,说是男女婚前相面也可,毕竟南晋贵族在婚配嫁娶一事上风气还算放得开,婚前相面屡见不鲜,不至于盲婚哑嫁。

    霍长歌闻言一滞,左右权衡了一权衡,正想悠着点儿脸丢,把扔了的脸皮再拾起来些,莫太直白了,毕竟谢昭宁还在这儿呢,脸皮太快丢完也不好。

    她正欲启唇应答,便有宫婢盛了热汤端着过来,氤氲白雾自她眼前翻腾缭绕,她视线被阻一瞬,只慢了半拍,就听皇帝故意缓了一缓竟又续了句:

    “哦,对,便是太子过几日能回京,也去不得,太子得陪着太子妃。”

    “噗”,似曾相识的一声在对席再次响起,连珩适才端起桌上热汤饮过一口又喷了。

    霍长歌:“……”

    行了,她这脸皮不用捡了,扔着吧。

    酉时,夜色已浓,霍长歌回了燕王府,将要带进宫去的东西收拾出来,重新打包。

    两名家将在外守门,她在屋里床边坐着,与苏梅、素采就着厨娘做的糕点说着话。

    霍长歌原只打算携苏梅入宫,素采得知却不依,闹着要与她们一同去。

    “你这跳脱欢快的性子,若是当真入了宫,没两日便要受不住……“霍长歌耐心与素采解释道,”那宫里不比咱们北疆,一步一规矩、一步一算计,我自个儿都不想去,哪里舍得你也陪我一同拘在里面呢?我着你留下,原是要你在王府做主当家的——“

    她说着从袖中一探,摸出一块儿巴掌大的羽状五彩令箭,上刻一个沉稳大气的“骁”字,递给素采:“——我已着十色旗中褐墨二旗不日化整为零分批入京,待翻过了年,紫白二旗亦要过来,苏梅不在,她紫字旗手下人马还需你接手安顿后,与我在京中办些事务。”

    “骁、骁羽令……?!”素采见状竟是抖了手指不敢接,黄鹂似的嗓音颤得支离破碎。

    骁羽营向来只认令主与令牌,便是霍玄亲临,无令亦调动不得。

    苏梅亦是惊诧抬眸,“呀”一声道:“小姐,你怎将骁羽卫都招来了?王爷允了么?”

    “你们是听我的,还是听爹的?”霍长歌闻言戏谑一挑眉,不动声色觑着她俩试探道,“原是我年幼,爹便代掌着骁羽令,如今我已大了,自然是要物归原主的。怎么,你们还怕我拿着骁羽令胡作非为,不愿听命了?”

    苏梅与素采面面相觑一瞬,忙肃声回道:“不敢,便是没这骁羽令,你着我们做甚么,我们都是要听的,只——“

    苏梅顿了一顿,虽嘴上不忤逆,眼神却明显狐疑,霍长歌绕过她话不答,便显然默认了霍玄并不知情。

    “——咱们不是来联姻的么?”苏梅不解补上后半句,“怎就用上骁羽令了呢?”

    “联姻?谁说咱们是来联姻的?等咱们人马到了,我再在宫中摸清些状况,便定能寻出些对策来……”霍长歌闻言嗤笑一声,杏眸清清亮亮的,一副成竹在胸又骄傲自负的模样,嗓音坚定,“只要你们听我的,咱们这里便待不了许久,至多不过三年,总是能回北地去。”

    室内只燃一盏豆油灯,四下里昏昏暗暗的,却因她这一语,恍然便似亮堂了许多,苏梅与素采下意识对视一眼,心中莫名激荡。

    “小姐,”素采又惊又喜,颤声道,“此话当……当真?”

    “只要你们听我的,”霍长歌神情越发笃定,沉声复又道,“便定能回得去。”

    月上中天,万籁俱静,屋外夜幕浓得似一捧化不开的墨,月华清辉柔柔撒在谢昭宁书房窗前铺了一层薄雪的空地上,莫名显得那宅院空旷又凄凉。

    谢昭宁夜里翻来覆去睡不下,肩头搭了件薄兰外裳挑了灯,身披蟾光打廊前缓步走过,长身玉立似谪仙一般的模样。

    他入了书房,自墙角木架上取下随身配枪,便往桌前坐下,寻了方干净帕子垂眸仔细擦拭枪身。

    他那配枪原乃上好精钢打造,触手冰冰凉凉,他一手把着枪身方才心事重重得来回擦了一遍,便就着窗前昏黄烛火,忍不住忆起些幼时旧事来——

    那年,他只不过三、四岁光景,于巍峨城门外,三军肃穆阵前,被元皇后抱着,死死扯住身前一人背上长-枪下的红缨,圆滚滚的胳膊搭在那人肩头沁凉铿亮的玄甲轻铠上,勿论元皇后怎样轻声细语地哄也不松手,只含含混混奶声奶气地说:“走!走!”

    “这孩子原乖巧得很,就今日见了你闹。”元皇后与那人无奈嗔怪一声,“你与他爹投脾气,他倒也与你投脾气。”

    “那感情好,”皇后身前那人颀长健硕,足八尺有余,容貌他如今虽已记不真切,却仍觉风神疏朗,那人畅快笑道,“他总归身上留着武将的血,来日大了,你着他来北地寻我,不肖多说,只唤一声‘霍叔’,我便晓得他是谁,必会好生教导他。”

    “那说定了。”元皇后抿唇一笑,秀丽婉约。

    “说定了说定了,我几时言而无信过?”那人故作不耐朝元皇后“唉”一声,大手一抬转而怜爱似得又狠狠一揉谢昭宁的头,揉得年幼的他止不住眼冒金星便就此松了搦紧红缨的手。

    待谢昭宁缓过神来再抬眸,那傲岸英隽的人物已背负长-枪朗声大笑上了马,喝一声“出发!”,便率着三军渐行渐远,身影缓缓消融在天地交接那一线间。

    “霍——霍叔……”谢昭宁打回忆里走过一遭,下意识轻轻唤出一声,抬眸眼神虚虚搭在窗外那一方亮堂堂的空地上,不由忆起午后那位吵闹又娇贵的小郡主,神情一瞬难以言喻极了,半晌,方才颇有些感慨叹了一声,“唉。”

    那一声虽轻且浅,却仍被瑟瑟寒风裹挟着吹出窗外,送出老远。

    “怎么?这便失望了?”连璋踏着那叹息的余韵,适时从谢昭宁窗前走过,着一身雪白中衣,也不怕冷,停在他面前负手垂眸睨他,嗓音冷淡而讥讽,一字一句似裹挟着雪夜的寒,正中他心事,“你自幼时便念念不忘要去北地,将其视为世外桃源一般,白日发梦即便那里穷乡僻壤亦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,如今可算清醒了?穷山恶水出刁民,古人诚不我欺。”

    谢昭宁本就烦闷,被他这般毫不留情面揭了伤疤,惊愕抬眸,越发不畅快起来,唇角微微颤抖。

    他抬着一双清冽凤眸静静觑了连璋片刻,方才一副闲雅姿态起身,嗓音温柔得与他赌气,字里行间却罕见得竖起一根根尖锐的刺:“便是穷山恶水,也比咱们这一潭死水强上许多,时至今日,亦心向往之。”

    连璋竖眉:“你——”

    “哐当”一声,谢昭宁反手利落合上了窗,堪堪将连璋话音夹断在了窗扇间。

    连璋:“?!!”

    第9章入宫

    连璋猝不及防吃了一记闭门羹,简直怒从心起,抬手便要砸那窗。

    他手臂高举半空,五指紧紧攒了拳又松开,反复几次,终是没落下那一掌,又过了片刻,方神情似有落寞得转身走了,透骨冷风之中,背影莫名萧索。

    谢昭宁向来不大愿忤逆连璋,这些年里已是惯了顺从他、忍让他,如此冲动顶撞他的次数原也屈指可数。

    他人在屋内怔怔站在,凝着那窗纸上映出的一抹消瘦人影,一动不动,昏黄烛火摇曳中,愈加黯然神伤——他与连璋已许久未曾好好说过一句话了,兄弟二人之间,如今似乎只剩下指责与隐忍。

    半晌后,待窗外那人影一晃消失不见,谢昭宁才拢衣复又落座窗前,垂眸凝着桌上横放的那柄长-枪,神情复杂,耳畔似有一倜傥不羁的中年男子,笑着与他献宝似地道:“这北地的姑娘啊,很是特别,小舅原就见过一个,机智聪敏又胆识过人,心系家国不让须眉,一双眸子定定瞧你一瞧,你心里想甚么、念甚么便皆无从遮掩了。”

    “唉,只可惜这般百年难得一遇的奇女子,偏偏吊死在你霍叔那棵歪脖子树上了,一不留神,俩人连孩子都悄摸生了,凑巧还是个小女儿!女儿好啊,待她长大些,必也是个古灵精怪的小姑娘,又像她爹,又像她娘,如北疆广袤天地一般,生得心胸宽阔又铮铮铁骨,似个男儿般凌云壮志。”

    “那北地啊,大得很,一望无际,天连着地,马儿跑起来的时候,无穷无尽的。”

    “只穷尽小舅这一生,怕是再难回去了。昭儿啊,你若是、若是有朝一日能去见见也好,定会喜欢那里得紧,也算是,替小舅圆了一个心愿啦……”

    翌日,清晨,天飘细雪,宫里来了车接霍长歌。

    马车一路畅通无阻,入得宫门时,霍长歌素手挑开半扇车窗的帘儿,眸光温柔地瞥了眼那红砖青瓦的宫墙,眼底倏然带出明显笑意来,似是想起了甚么好玩儿的事。

    窗外随车行走的苏梅见状不解,只当她有话要吩咐,遂低声询问:“小姐?”

    霍长歌却是未应,兀自出了会儿神,方才轻敛了眉眼,将那帘子放下了:“无事。”

    车轮倾轧着石板路,发出“咯吱咯吱”的响动,霍长歌端坐车内暗自心道,往后至少有一载,怕是皆需在此住下了。

    南晋不兴女子早嫁,尤其高门贵胄里的闺秀,及笄定了亲,十六出嫁乃是寻常,只是过得十七、八还未议亲,那便又算晚了。

    霍长歌前世守过三月孝期便已满十九岁,连凤举体恤她年纪已大,便下旨让她即刻出了嫁。

    霍长歌那时满心满眼只想着要复仇,为她爹披麻戴孝反倒不那么重要了,便是与谢昭宁三拜成亲之时,火红嫁衣亦暖不热她一颗死寂的心,怀中还暗藏着她爹的牌位。

    只她婚后起初仍拿守孝三年说了事儿,并未与谢昭宁同过床,可莫说三年,直至她死,也没让谢昭宁碰过她。

    霍长歌思绪一飘,便跑得远了,待她回过神来,已在皇后永平宫的偏殿里抱着手炉坐着了。

    皇后拉着她手温声叙话,和声细语地询问她平素喜好,身前一众宫女太监分了两列垂手立着,头也不抬,各个似泥塑木雕一样。

    苏梅也不晓得自个儿该站哪儿,便如往常般,仍杵在霍长歌身侧静静守着,棉麻素衣掩不住好一副柳腰花态,模样偏又生得妩媚动人,比未长开的霍长歌还像个王府中养大的闺秀。

    皇后说话间不住抬眼瞥苏梅,眸中似有忌惮。

    “但凭娘娘吩咐,”霍长歌只当未瞧见,抿着梨涡仰头,模样乖巧,“长歌吃穿不挑,北疆偏僻贫瘠,爹原也不允长歌挑食拣衣。”

    “好孩子,”皇后便又端庄地笑,状似疼惜地摸摸她脑后小髻道,“宫中倒不必如此,吃穿用度自然不会短缺,你若是想吃甚么要甚么玩儿甚么,只朝太监宫女说一声便是。”

    霍长歌闻言起身,行礼称谢。

    “你既到了我这儿,便只管安心住下。我瞧你只带了一个丫头进宫来,除却平日负责洒扫的宫女,我又挑了自个儿身边两个能干的与你贴身伺候,早起陛下也赐了两个小太监,你瞧瞧。”皇后招了招手,唤霍长歌过来,又牵着她手带她一一去认身前那些人,也不端架子,亲昵得与她“你”来“我”往。

    霍长歌只笑着任她摆布,被牵着在殿里走动。

    “大眼睛的宫女叫南烟,高个子的宫女是银屏,圆脸的太监唤张英,下巴有颗痦子的太监是王喜。”皇后素手一点,点了那群人中排在最前的四个,又连唤了四人名讳,捡着脸上形貌特征三两句便让霍长歌认清楚了人,她笑着一垂眸,手心拍了拍霍长歌手背,“可记住了?”

    这宫里到底规矩大,便是赏赐几个宫婢,亦是卡着品阶一个也未多给。

    霍长歌点头抿唇笑:“娘娘,记住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便好,南烟原是我从家里带来的贴身侍婢,最懂规矩,她还有个亲妹子,年岁与珣儿相当,打小伺候着珣儿。”皇后一句话便将霍长歌的身份抬得高了,转而又道,“你啊,往后遇上不明的事儿,与南烟商量着一二,这宫中规矩多,莫让自个儿太放纵,惹了麻烦上身。”

    皇后攒着她手,语重心长叮嘱她,立在大殿正中,一抬首,微微敛了笑,倏然端了母仪天下的气势来。

    霍长歌便又与她行了礼,认真应答道:“长歌晓得,谢娘娘提点。”

    皇后满意一点头,突然便对着殿内众人正色道,“你们,都来见过咱们北疆的小郡主,从今往后,你们可得好生伺候着小郡主,不得有分毫怠慢。”

    那两男两女闻声领着身后众人躬身向霍长歌行了个大礼,齐声道:“见过庆阳郡主。”

    霍长歌只立着笑,眼里适时透出股子感激来,梨涡深陷,娇俏可人却不多话。

    “行了,起来吧。”皇后觑着霍长歌的双眸,复又温婉地笑着叫了起,握着她的手,似诚心又似玩笑得对她说,“我可得嘱咐他们仔细着些,谁让咱们燕王呀,就这么一个心肝儿呢?”

    霍长歌闻言越发笑出一副感恩模样,拱手便要拜:“长歌谢娘娘恩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