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起看看 > 历史军事 > 朕岂可为炮灰攻乎[穿书] > 章节目录 第73节
    一直躲在这里,还是马上动手?

    躲恐怕也躲不了多久。元熙就是用最笨的办法,直接把整个玉京城都翻一遍,也是可以找到他们的,何况元熙又不傻。封了玉京城,谁也出不去,查肯定是能查出来,早晚的事。

    几个年长的男人正聚在暖阁商议净意被捕之事,外面侍从带进来一个宫女,众人便都不吭声了。

    杨涛当然认得妹妹杨贵太妃的宫女,瞧见她就猜是情况有变,忙起身问道:“宫里如何了?是怎么个说法?”

    那宫女躬身一礼,道:“陛下召见了禁军大将军薛平,还有京城卫戍军大将军常璐,许是有安排了。娘娘让我出宫告知各位老爷。”

    屋内几人顿时面容一僵,互相看了几眼,却无人说话。

    净意被抓去牢里,皇帝又召见禁军和卫戍军的统领……这会儿净意肯定是把什么都招了,马上皇帝就要对付他们。

    看来是不能等了,如今只有主动出击,才能有机会。

    杨涛深吸一口气,看向其余几人,道:“入夜后该做什么,都清楚了吧!”

    “我领兵先控制玄武门,拿下紫极宫。”

    “我接应城外同州兵马。”

    “我到福安宫护卫太上皇。”

    “我去控制百官。”

    几人纷纷说了今晚自己的任务,杨涛面色凝重:“记住了,只要元熙到了我们手上,迎太上皇复位,我们就成功了。其余一切都不重要,抓住元熙!明白吗?成败就在此一举,你我都不想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吧?”

    众人满脸悲壮,却忽然有人道:“收手吧!把事都推到净意身上,咱们还有活路,真领兵去了皇宫,你我就只有死路一条了!”

    杨涛顿时脸色大变:“你说什么!”

    密谋造反,干这种事都还不团结一心,这时候打退堂鼓?

    说话那人是江国公齐光,也是个当初跟着元裕混的好兄弟,这会儿盯着身边几人,一个个看过去,冷笑道:“你们府上的私兵统共多少?什么装备?元熙在禁军里安插了不少当年跟着他征战的兵卒军官,那可都是真正上过战场的人,你们的私兵能比么?”

    杨涛被噎了一下,有人道:“政变又不是打仗,就是打仗那还有以少胜多的呢,你怎么现在就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?我们只要控制宫门,进了皇宫拿下皇帝就够了!”

    齐光阴沉着脸道:“元熙他带的是什么人?我们带的是什么人?你要冲进玄武门去,冲进皇宫里去,控制紫极宫迎太上皇复位?你进得去吗!宫城现在怕是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,你带几个私兵就想攻进去?还是说你指望着安插进皇宫的那几个杀手真能杀了元熙?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声音更加冰冷:“就算杀了元熙,太上皇能放过你我?”

    杨涛倒是希望妹妹和元裕的孩子将来继位,但元裕不想自己和元妻的最后一个儿子死了。

    万一事成了,元裕反而还记恨上他们了呢?几人被说得脊背发寒。

    齐光看众人沉默,又是一声冷笑,起身就往外走去:“我走了,你们随意。”

    “拦住他!”杨涛大惊,指着人后背怒道,“齐光,你要不想干,今天就别想活着走出这道门!”

    暖阁外的卫兵立马冲进屋内,亮出兵器拦在齐光身前。

    搞笑么,都到这份上了,现在想走?放他走了,让他去告密脱身吗?

    齐光被卫兵拦住,猛地转身:“怎么,你还想杀了我?就你有兵?你就是杀了我,我外面的人也立马进来给我报仇!”

    杨涛感觉头都要炸了。

    齐光那么一说,他还真不敢动齐光。真的在风荷园打起来,那都不用元熙来处置他们了。

    事还没办就起内讧自相残杀,简直是天底下第一等的笑话!

    “把他捆起来!”杨涛命令道。

    卫兵顿时将齐光五花大绑堵上嘴,丢在角落里。

    杨涛处置完齐光,又望向众人。

    在座的几人有些动摇,他们也不是没有想现在跑路,去跟皇帝告密表忠心的。可谁又能肯定去告密下场会比逼宫失败好?

    皇帝本就想铲除他们这些旧勋贵,也许去表忠心照样逃不过一死。

    赌一把,万一元裕复位,他们还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。如今放弃不放弃都是在赌,为什么不赌大一点?

    “都在一条船上,谁也别想着跑!”杨涛狠声道,“今日事成,先杀齐光!你们要有人想走,就去跟他作伴!”

    他这一威胁,总算是把动摇的军心重新稳住。可没有人想逼宫成功了还被处死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是夜,几家府上的私兵悄然出动。

    紫极宫有一禁军士兵来报:“启禀陛下,宫城外有异动,薛将军已经命人前去拦截。”

    “好,下去吧。”元熙淡淡道。

    “是!”

    元熙回过头来,看向坐在自己对面的高怀瑜,道:“朕想好了,谋反大罪,自然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。”

    他说话间将自己手中黑子落下。

    这盘棋与高怀瑜下了许久了,两人都是走一步聊几句,心思并没有放在棋局上。多少次有机会把对方杀个片甲不留,结果双方都没留意。

    高怀瑜没有思索太久,也跟着落了子。

    元熙垂眸道:“至于杨氏谢氏……太上皇晚年总得有人陪着,既然喜欢,那就留着她们。”

    杨氏谢氏当年帮着元烈折腾他,他心里不可能没有怨恨。这都愿意为了老爹放过……也不知元裕能不能感受到儿子这份情意。

    高怀瑜叹息道:“陛下宽恩。”

    元熙垂眸,忽然转了话锋:“怀瑜……若有一日,阿爹愿意认我这个儿子了……那都是你的功劳。”

    高怀瑜注视着他:“不……陛下宏才大略,功勋盖世,太上皇看在眼里,怎会无动于衷?”

    元熙微微一笑:“待朕南征灭陈,一统天下……也许那时候,阿爹便愿意承认朕是个好皇帝了。”

    他没有再拈起棋子,倒是站起身走到高怀瑜身后,轻轻搂住了人。

    “这江山万里,卿可愿与朕同行?”元熙在他耳边轻轻问道。

    高怀瑜抬手抓住他的手腕:“臣愿为陛下执剑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半夜,玉京城中的战斗已经结束。

    皇帝让薛平重排值守名单,被策反的军官没机会当内应,谋反私兵根本连皇宫大门都没能进入。禁军一出手,私兵便溃不成军,死的死逃的逃,很快玄武门前的动乱便被平息。

    常璐所率的京城卫戍军发现城中有私兵出动,立即赶去追剿,留在外企图控制百官拦截救援的这一队私兵也未能成功。

    最在状况外的便是刚从外领兵马赶到玉京的同州都督。玉京城里发生了什么,他完全不知道,领着兵马赶到玉京北城门,都还没弄明白状况,就被旁边埋伏许久的一队卫戍军拦截。被押下的时候,人都还懵着。

    谋划了那么久的逼宫计划,就这样失败了,连清君侧的旗号都没能打出来……那是进入皇宫逼宫不成拿来争取朝臣的,如今连皇宫大门都没能进去,又能有什么用?

    大多数失败的政变都是这样看着十分荒唐,甚至有几分好笑。成了的政变太引人注目,就让人误以为要搞政变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,计划几乎无懈可击,看着很“正经”。相反,那些同样经过谋划,却看着很儿戏的政变反而才是常态。

    主谋被一网打尽,又是一件惊天大案。不过案情并不复杂,过了几日,便已经有了结果。

    元熙特意挑在大朝会时,押来几个主谋,当着百官的面宣判。

    几人面如死灰,已然绝望,唯独净意抬着头怒视元熙。

    “你……暴君!暴君!”净意目眦欲裂。

    净意浑身是伤,最折磨人的那些刑罚显然还没有上,只是打了几顿鞭子,净意就招了。毕竟年纪大了,实在挨不了打。绕是如此,也看着着实吓人。

    元熙坐在龙椅上,居高临下地望着他:“为何挑拨朕与太上皇?为何传谣生事?帮着逆贼谋反,你可知是何罪?”

    元熙目光往旁一瞥,道:“王卿,谋反之罪,该如何处置?”

    王俨顿时站起身,回答道:“回陛下,谋反本为诛族大罪,然陛下宽仁,不忍一人为恶牵连满门,承天元年已废除诛族之刑。按新律当斩,亲眷一律流放。”

    元熙嘴角一勾,吐出的话语无比冰冷:“安华寺出了这种事情,朕看也不该再留着。朕登基以来,多少谣言是从你这妖僧口中传出去的?出家人不安心修行,却成日想着攀龙附凤,想着造谣生事!若非前朝积弊,朕岂会容你到现在!即日起,大魏寺庙僧侣年未满五十者,勒令还俗。寺庙香火一律上缴国库,日常花销由官府再行拨款。”

    “你竟敢……”净意要疯了,强制僧侣还俗,这是一下子把天底下的信徒都抢走了!竟然连百姓的香火钱都要交到国库里!

    前朝开始,皇室笃行佛教,民间也跟着崇佛,一个小城都能数出十来座庙宇。全国上下的小城有多少?僧人有多少?庙宇搜刮来的香火钱又有多少?那么多的庙宇,不止是一大笔财产,还是数万青壮。

    灭佛,在此之前,已经有许多人做过同样的事了。

    净意口中不停诅咒:“你不敬神佛,定当堕入地狱!”

    元熙拂衣而起。

    他冷冷看着净意,仿佛成了一尊神像,垂下目光,漠然审判着世人。

    “朕乃真龙天子,神佛尚需避朕名讳,你又算个什么东西?”

    第76章冬天的鱼需要一些血气方刚的陛下

    承天二年夏,越国公杨涛谋反,涉案之人皆判斩刑,亲眷流放。

    当年跟随元裕的势力,几乎被连根拔起,剩下的愈发安分,再也不敢妄想元裕复位。

    因安华寺住持在其中传谣生事,皇帝借机打压自前朝以来极度兴盛的佛教,下令改制。成立理宗院接管大魏全境寺庙,收缴寺庙财产,勒令僧侣不满五十者还俗返乡耕种。

    此事之外,皇帝又追封故魏国公世子元烈为襄王,谥号为平。

    处刑当日,元熙去了福安宫。

    这次元裕没有一见面就骂他逆子轰他出来,平静得让元熙不适应。

    元熙总是那么突然将他一军,干脆利落,根本没留给他反应的机会。

    当年他被儿子夺了权,好歹还是提条件保住了自己的旧人,如今当年保下的人都不剩几个了。

    这样的结果,他仿佛早就预料到了。不过是不甘心,还想再争一把。

    到底还是没能争得什么来。

    元熙叩拜,正陪太上皇下棋的黄庆也起身行礼,而后自觉退了出去。

    元裕深深望着跪在地上的儿子,沉声道:“起来吧……”

    往常都是元熙自己起来的,头一次听元裕发话,元熙都不适应了,抿了抿唇站起身来,他也只是站在原地,没有上前。

    元裕举杯饮了口酒,缓缓咽下,干涩的嗓子舒服了些,才能再次开口:“我身边的老人,都没了。”

    元熙垂眸:“儿子答应过父亲,会留着他们。”

    可他们谋反,想让元裕复位。他怎么可能不杀?